第635章 通州银号-《大明风流小说简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那自然……
    手握天下票号的晋商,自然是要干一些不可描述的事,比如高利贷,当铺,而为了方便他们干这些事。
    自然便会拉拢地方上的豪强。
    甚至官府。
    而朱翊钧沉默了,似乎弄懂了些什么,便又森森笑道:“再说说这银票是怎么回事儿呐?”
    沈烈也会意的岔开话题,轻声道:“钞法之兴,因于前代,未以银为币,而患钱之重,乃立此法,唐宪宗之飞钱,即如今之银票也。”
    谓“飞钱”。
    便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。
    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。
    “不过。”
    沈烈笑了笑,别有深意道:“陛下恐怕有所不知,在唐代时,在京之商贾,凡售货所得之钱,当……交付各道驻京进奏院,及各军各使等机关,或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。”
    又笑了笑,沈烈便油然道:“由机关、商号发给半联票券,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、商号。商人回到本道后,合对票券取钱。”
    这便是飞票的由来,到后来便发展成了银票。
    认票不认人了。
    话音落。
    一旁太监们听傻了。
    “哦。”
    随着万岁爷那微胖的脸上,露出了恍然神色,然后又摸着下巴琢磨了片刻,便也笑着道。
    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    太监们听不懂的道理,万岁爷却听懂了,还笑了起来,不过那笑容有些森森:“爱卿之意,在唐代……敢情这飞票的生意竟是朝廷官营的么?”
    沈烈轻声道:“是,陛下圣明……非带唐代如此,宋代亦是如此,这都是有据可查的。”
    而后。
    朱翊钧便笑了笑,轻声道:“可在我大明却不是官营,说起来……太祖,成祖也被这伙人蒙骗了呐。”
    话虽轻描淡写,可天子言谈中所透出的森森杀意,却让周围的太监们不寒而栗。
    沈烈便低头不语,这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,捅破了倒也没什么稀奇,说起来老朱家的太祖,成祖呀。
    一个出身卑微,没什么文化,另一个只懂打仗。
    被蒙骗了也不稀奇。
    而一阵沉默过后。
    朱翊钧便又笑着道:“这些事,爱卿既然了然于胸,想必懂得人不少咯……”
    沈烈轻声道:“是,这天下间,但凡一个老经验的票号账房,又或者当铺掌柜都懂得其中道理。”
    朱翊钧一愣,便森然道:“可朕小的时候,却也没人讲给朕听,只叫朕读四书五经,做道德文章,想来是朕也被蒙骗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